close

 

跟著豁然~讓豁然帶您去旅行….體驗豁然周邊的景點與自然
感受大自然美,體驗鳥語花香的四季之美
用一份感恩的心,感謝大自然

欣賞「永和山水庫」之美

這是一段尋根之旅~

過去做了水庫老家沒了…一段永和山水庫背後鮮為人知的故事

 

廖信箕先生民國三十七年出生,誕生在台灣農業社會興旺的時代,當他還是個五歲小孩子時,來自大陸廣東的大地主祖父移民台灣來,在頭份山區落戶 有著一百多公寢的土地,有水田、梯田,許多佃農在周圍幫忙做事。

 

當時蓋了一幢兩旁有廂房、正中間屋頂高挑材質皆由廣東杉木,有著大陸福州請來巧奪天工的師父所搭建雕樓畫棟的房子,內部陳設古典高雅、大廳供桌厚實、還有臥房中古眠床,古床有雕龍與五子登科圖樣,當時廖家財富在當地也是首屈一指。

2FvTuuK.Mc1OInZkskBE1g  

在民國四十二年時國民政府實施三七五減租、耕者有其田的政策,當時的廖家被徵收了大多數的土地,從此父親灰心、落寞,決定這輩子不再買土地,因為不知道哪天自己辛苦得來的土地又變成別人的了。時光飛逝,在他二十歲時,台灣正走入工業化社會,土地不值錢了,農民生活也跟著活得辛苦了。

 

 

 

民國69年政府興建永和山水庫,辛苦的廖家農夫又被徵收了14公頃土地,佔水庫淹沒區十分之一的土地。建了這個水庫使的廖家農民也失業了,當時所剩的土丟在水源保護區內,禁止噴灑農藥,造成收成差賣象差,自然收入就減少了大半。

 

f7ZVOIQypjIWGNhyLB9DWA.jpg   

 

枯水期時才會浮出水面的古厝
 

 

 vg02VfEfbcPTtMmndDGq1A.jpg    

 

最讓廖父不捨的是,建了水庫也讓他們的舊家失去了,因為老宅正好在水庫淹沒區內,在枯水期時才會浮出水面。在他父親過世前,每年都要求兒子帶他回山上再看看老家。
最讓廖先生懊惱的事,就是沒有把老家遷移保留起來,不過那時也無能為力,當時有人出價五萬買整棟房子,就是因為捨不得而留著。對他來說,留著,房子還在;賣了,家不成家,什麼都沒了。

 

雕樓畫棟的古厝如今已不堪

 

 ydboKTQDeoNCxugmaP3VaA

 

又由於當時搬家時的匆忙,祖、父輩所留下的老東西都沒拿走,加上對古物沒有一點概念,沒多久發現老家被翻得亂七八糟,原來是得專門收藏古物的人,老早就把裡面東西搬光,還有人為爭奪一個物品而大打出手,老家木製、雕花精緻的兩扇大門被偷,居然連大門上方雕刻「福、祿、夀」三字的橫板都沒了。
廖先生是靠著補償款在頭份街上買了透天厝,有時還到山上整理竹筍,這些竹筍賣了也不值錢,都送給了親友了。

 

有土斯有財是老祖先留給我們很重要的概念,如今土地所剩無幾,或許那天政府改變方針容許保護區內的開發,農民也是要靠它維生的不是嗎。
老家沒了,但是剩下的土地還在,因此不管以後如何都不會賣土地的。

 

(參考1994年6月號天下雜誌摘錄所寫)

 

 

 

 
劍潭古道
 

qcamQl4XL5S_NHW96mJgYA.jpg
漫步在劍潭古道上,感受那清新的大自然風情
 
假若是四月份到來,將可感受到台灣四月雪的美妙風景
 
四五月份油桐花開,大地雪花紛飛,雪白色的油桐花隨著風飄落
 
遠遠就可以見到油桐花遍佈滿山,近距離欣賞油桐花掉落姿態
 
可見得為何這麼多遊客慕名而來了。

 

FYzlRF5gMG5qwghTnHVZhA.jpg     

 

劍潭古道全長1.76KM,全程為石階、石板與原木鋪成的健康步道,設有歇腳、觀景、斜陽三座涼亭,鄉公所為了打造油桐風情,故在此古道兩側種滿了油桐花與桂花樹,每逢桐花季時,落桐散落步道兩側,整條路漫花如雪,編織了如夢似幻的落花美景,美不勝收;到了桂花季時,也可隨風聞到陣陣的桂花清香,也是另一種享受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豁然~在找好鄰居 的頭像
    豁然~在找好鄰居

    豁然~我在找好鄰居

    豁然~在找好鄰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